□本報記者周斌
  2013年9月15日、12月8日,四川達州渠縣、自瀘高速公路相繼發生因貨車超限引發的惡性交通事故,28條生命瞬間湮沒在車輪下。
  截至目前,四川高速公路總里程達5200餘公里,居全國第五。在“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成為千古絕唱時,超限引發的惡性交通事故卻成為無法迴避的殘酷現實。
  四川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省綜治委主任劉玉順在近日召開的深化平安中國建設會議上說,面對“人民生命安全高於一切”的莊嚴承諾,四川將2014年定為“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整治攻堅年”,建立完善“嚴管”“惠民”“問責”為主的長效“治超”機制,已取得階段性成效。
  構建“不能超”防護牆
  2013年12月8日下午4時許,四川自瀘高速仁壽段,一輛貨車突然失控,在連續衝撞18輛車、向前推行200多米後才停下,造成8死26傷。經調查,肇事貨車核載26噸,實載73噸,嚴重超載。
  改拼裝車一直是“超限超載”的根源之一。“治超”工作開展以來,四川公安、交通、工商等部門聯合開展了五項打擊改拼裝車專項整治行動,使越來越多的“怪胎車”無法上路。至今已查處非法生產銷售改裝拼裝車輛4550輛、違法企業246個。
  為響應“治超”,四川峨勝水泥集團有限公司主動投資700多萬元,在出貨口安裝了11台計重設備。“我們不會多放一點水泥在車裡,放多了會受到處罰。”裝車工說。
  針對相關法律對貨車“超限超載”認定標準不統一這一問題,四川把貨車上高速的執法標準統一到“公路法”的具體規定上,實現“一把尺量到底”。
  四川還把入口計重作為“治超”工作的核心舉措,各路營公司共投入2.55億元,在全省93%的高速路站口建成高智能“動態不停車計重檢測系統”,沒有超載的車輛正常行駛,一旦有超載車輛,語音和電子信息同步提示,工作人員對超限車輛進行勸返。
  源頭治理、統一標準、入口計重三管齊下,構建“不能超”的防護牆,“不能超”的意識逐漸深入人心。
  全天候管控“不敢超”
  在入口計重把好入口關的同時,四川執法部門加強了路面及服務區的管控。民警值勤時發現有超限車輛的,立即引入就近的卸貨點進行卸貨,消除安全隱患。
  以前不少貨車司機認為白天管得嚴,晚上尤其是凌晨1點到4點管得松,可以鑽孔子。
  為此,四川成立由公安、交通、路營等部門工作人員組成的工作組,在高速路實施24小時全路段“聯勤聯動”的嚴格執法。
  全路段管控在空間上讓違法車輛無空可鑽,而全天候“聯勤聯動”則在時間上讓違法車輛無機可乘。
  據瞭解,過去高速公路貨車“治超”主要以罰款為主,長時間以來形成的“以罰代管”機制效果並不理想,也頗受社會質疑。
  “以前交警罰、路政罰,罰了還能上路,多拉貨就能把錢賺回來。”司機說,他們並不怕罰款,但怕扣分。
  現在,四川不僅加大了扣分力度,還通過車駕信息平臺將超限司機納入黑名單庫進行管理,嚴重違法者將吊銷執照,取消從業資格。
  此外,四川省政府還專門出台《四川省道路交通安全責任追究暫行辦法》,各地政府和相關執法部門、執法人員在“治超”工作中有違規行為的,將被追責。
  “治超”初期,四川有5個市州計重入口設備把關不嚴,受到群眾質疑,省政府對這5個市州的政府分管領導和企業負責人進行約談,按責任追究辦法追責121人。
  行進管控、聯勤聯動、從嚴處罰,帶來的是“不敢超”的威懾力。
  利益有保障“不願超”
  通過廣泛深入的宣傳引導,四川“治超”最大限度爭取到了廣大運輸企業、業主和司機的理解和支持,而一些讓利於民的優惠政策的推出,則保障了他們的利益。
  “治超”以來,凡是正常裝載運輸的車輛,在四川高速路上都能享受通行費優惠。
  “以前一個六軸的貨車,從重慶區域四川站到我們站,正常裝載要繳費500多元,現在只要300多元。”成都收費站站長李君達說。
  讓利於民的利益調整,讓運輸企業、業主和司機既能做到合法運載又能確保正常運營。“治超”也轉變了運貨企業及個體業主以往“多拉快跑求效益”的競爭模式,運價的合理回歸使貨運市場得到健康發展。
  四川重裝企業較多,為了讓這些不可解體的超限超載設備更好地為經濟服務,有關部門主動上門,現場辦公。德陽二重的不少大件產品,就是在交警和路政的全程護送下完成運輸工作的。
  今年以來,四川省政務服務中心辦理超限運輸許可證7.1萬餘件,同比增加兩倍以上。
  強化宣傳、讓利於民、延伸服務讓貨運人員逐漸有了“不願超”的感受。
  從“不能超”“不敢超”到“不願超”,今年前三季度,四川省因貨車超限引發的交通事故數和死亡人數分別比去年下降了10.95%和26.95%,沒有發生一起因為超限死亡三人以上的事故。
  (原標題:今年超限引發事故死亡人數大幅下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nokrvyrawmoz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