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界一直有“收固態硬碟藏典型器物”的慣例,樓鋼卻偏偏不走尋常路,更喜歡收藏一些“非典型的藏品”,然後通過自己的研究論證,讓它成為典型的藏品:“這樣才更具有挑戰性,也更有意義”。
  14日,中央電視外接式硬碟臺曾做過三輯《建窯秘考》的專題紀錄片,樓鋼的老師,中國古陶瓷學會終身名譽會長葉文程先生就提出,現在中國曆史五大名窯,建窯不在其中,而如果要排列中國曆史上的八大名窯,建窯就一定會入選。樓鋼也一直陸陸續續地在不同的媒體上發表與建窯相關的研究文章:“宋代5大名窯的歷史即將改寫,建窯應可位列其中。建窯的價格飆升是因為它代表了中國文化返璞歸真、大巧若拙、天然去雕飾的核心本質,同時也是中國曆史上唯一一個被當朝皇帝親自評點,親自提款的古瓷窯,這就是建窯的歷史文化價值,也就是建窯的真實價值。”
  面對面
  讓“非典型藏品”變成買屋“典型藏品”
  樓鋼1993年淡出職場,專註於中國文化藝術的研究,尤其喜歡古陶瓷。樓鋼收藏陶瓷時,首先要看這件器物是不是具備歷史和文化價值隨身碟,很多在別人看來可能不值得一提的藏品,樓鋼卻如獲至寶。
  十幾年前,樓鋼和一眾同好去“淘寶”,那時候,廣州還沒有專業的古玩市場,小usb攤小販們都集中在帶河路及其周邊的小街小巷子里。樓鋼發現一隻青白釉的高足杯,因為杯口有一點點損傷,別的藏家都沒看上,而樓鋼卻一眼相中這件器物特殊的紋飾圖案,以很低的價格買下。回家以後,樓鋼仔細研究,查閱大量史料,發現這件瓷器上面所雕刻的元曲故事“牆頭馬上”浮雕圖案是目前所有傳世瓷器之中唯一的一件。歷史上以元曲故事為主題紋飾的瓷器並不多見,據臺灣著名古陶瓷研究專家劉良佑先生考證,目前留存於世的以元曲故事為題材的瓷器僅存10件,且均為元代青花大器。這之後,江西高安博物館收藏的一件元青白釉瓷枕也被列入以元曲故事為主題紋飾的藏品,此外就再無發現。而樓鋼收入囊中的這件屬於元代景德鎮生產的青白瓷器。元代青白瓷器存世不多,因為當時已大量採用樞府釉器以及青花瓷器,青白瓷產量相對減少,同時因為青白瓷器壁較薄易碎而難以保存,因此這件青白瓷元曲故事圖高足杯應是極其難得的珍品了。為此樓鋼專門擬寫了兩篇論文來闡述這件瓷器的歷史和文化價值,發表在專業文物研究刊物上。文章發表以後,因為這件器物的唯一性和特殊性被人們所認識,甚至有人願意出極高的價格來購買這件藏品。
  2006年,樓鋼開始著手編寫專著《大巧若拙———建窯研究》一書,計劃在2008年出版。但被業界內一班朋友們極力勸阻:“這書你先不要出版啊,出了以後,建窯價格飆升,我們就買不到好東西了。”在那個時候,宋建窯黑釉器在中國收藏界並沒有引起太多的重視,屬於“非典型”的收藏品,大多收藏愛好者對它們沒感覺,覺得“黑漆漆的,沒有什麼可看的”。20世紀90年代中晚期,一件頂級宋建窯銀兔毫盞索價僅為數百至千元,最頂級的特殊器物也僅為萬元左右。而時至今日,建窯器物的價格已經飛漲數倍乃至數十倍,頂級藏品價格都在數十萬至上百萬。2012年5月11日倫敦蘇富比拍賣行拍賣的一件宋建窯銀兔毫盞更是達到了創紀錄的1500萬。“建窯主要生產茶盞,因宋代帝王時興鬥茶而盛行。因為鬥茶取樂,要比茶色、驗水痕,白茶放在黑瓷盞中,就極易顯現。宋徽宗趙佶在他的《大觀茶論》一書中也對銀兔毫盞作了首肯:‘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他還親自為建窯書寫款識‘供御’,這在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到了元代,茶文化的形式發生巨變,改為現在我們所熟悉的沖泡茶,建窯茶盞不再適用,因此被歷史所拋棄,窯址荒廢,一直沉寂了八百年,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才重新回歸到世人的視野中來。”2009年9月
  速寫
  樓鋼,1957年出生於廣州,文化世家,曾先後在建委、外經貿委任職。廣州少有的“學者型藏家”,專註於中國古陶瓷的研究和收藏,從1996年開始介入收藏領域,到現在共收藏各類古陶瓷器物及標本四萬多件;2001年創建了非商業性古文物研究專業學術網站“中華博物網”,致力於建立完整的中國古文物研究大數據庫,並於2005年被國家文化部網絡文明工程組委會評為全國優秀文化網站;2003年,創建了中國第一所古陶瓷標本研究中心;先後出版有《中國尋寶地圖》、《玩物致知——— 中國古陶瓷談叢》、《中國古陶瓷鑒藏手冊》、在編《大巧若拙——— 建窯研究》等專業書籍。
  Q & A
  看上萬件真古董和假古董後,
  就能鑒別真假了
  Q:你在收藏古陶瓷的過程中有沒有買過假貨,交過學費?
  A:不交學費那是天方夜譚,關鍵是交了學費以後,能不能學到東西,很多人交了學費以後還照樣吃虧上當,這學費就等於白交了。我比較幸運,一入行,就有名師指導,但老師不在身邊的時候,也曾買過假貨。買到假貨以後,我就放在家裡面,當反面教材,天天看,天天警示自己,這樣就不會重蹈覆轍。
  Q:有沒有一個簡單易學的方法鑒定真假?
  A:鑒定其實是一個經驗累積的過程,“眼學”用的是類比法,當你看了成千上萬件真古董和假古董以後,你的腦海中就會有一個強大的數據庫,知道真品有什麼特征,贗品有什麼特征,一比較,就能鑒別出來了。還有一種方法是用高科技的手段來鑒定,例如英國牛津大學的斯通翰博士發明瞭一種“熱釋光”的鑒定方法,做一次大約需要人民幣4000元。
  Q:現在古玩市場上還能撿到漏嗎?
  A:很難,現代科技手段日新月異,古玩界里信息不對稱的現象早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你好不容易看中一件陶瓷,想討價還價?朴實一些的賣家拿出一大摞拍賣圖錄,告訴你哪年哪月哪日哪家拍賣公司拍出多少價格,精靈一些的賣家甚至用上了平板電腦,網上國內國外所有的拍賣數據應有盡有。剩下你只有兩條路可走,要麼乖乖奉上銀兩,要麼狼狽逃竄。價格撿漏幾無可能,但文化撿漏還大有可為,只要你站得比賣家高,能夠看到一件器物背後別人沒看到的內容,你就能撿到漏,而且你看到的越多,漏就撿得越大。
  Q:你覺得劉益謙拍回來的雞缸杯,真值2.8個億嗎?
  A:我認為他買便宜了。在拍賣之前我就認為這個杯子的價格應該超過3個億,只是因為目前全球經濟狀況不佳才未能夠拍到位。文物藝術品最大的特性是其不可替代性。2008年以前,中國古玩市場是買方市場,買家有很多選擇餘地;2008年—2010年是轉型期,這種情況開始轉變,文物藝術品資源匱乏,各大拍賣行提出“全球徵集”的概念。2010年後,進入賣方市場,持貨為大,那些資深藏家成了太上皇,拍賣行反而要付保證金給他們,買家選擇餘地大大縮小。
  Q:現在古玩的價格這麼高,普通白領還能玩收藏嗎?
  A:04年05年的時候,不少年輕工薪階層的朋友請我幫忙給一些投資建議,我建議他們每個月拿出500塊錢去買古玉,當時明清的和田玉玩件四五百塊錢就可以買一塊,現在都升值至幾萬甚至十幾萬了。所以說,玩收藏要“進入在先”,價格低並不等於價值低,只要選擇正確,普通工薪階層也是能夠玩轉收藏的。
  未來3—5年,宋瓷一定是重頭戲
  Q:現在買什麼最有升值潛力?
  A:自從2003年我在報刊上提出“高古瓷器投資的風險與機遇”一文以來,每年相關的媒體都會向我提出類似的問題。我個人的看法是:未來3—5年,宋瓷一定是重頭戲。自2008年起,國外很多大藏家已經開始把他們收藏的明清瓷器拿出來套現,套出來的資金投入去買宋瓷。過去在國內,由於政策的限制,宋瓷以前進不了拍賣市場,只能在民間流通,所以價格一直無法上去。現在政策已經適當放寬,且國外拍賣公司已經開始做專題運作,今年5月佳士得拍賣行破天荒第一次在中國香港舉辦宋瓷專場拍賣,而過去這些高古瓷器的拍賣都是在倫敦、紐約舉辦的。此外,未來5—8年,與茶文化有關的藝術品市場前景也將持續利好:以前南方人喜歡喝茶,北方人喜歡喝酒,現在越來越多的北方人開始喜歡喝茶,喝好茶就要配好茶具,現流行這樣的說法:土豪們都用明清瓷來喝茶,而貴族們都用宋瓷。 採寫:南都記者 許琨  (原標題:樓鋼:非典型收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nokrvyrawmoz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